這是一位總經理的故事。
證券公司叱吒風雲的總經理,擁有美國一流大學的精算碩士學位,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談起少年往事,說自己性格叛逆,不怎麼愛讀書,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,重考一年才以吊車尾的分數考上某私立大學的財稅系,數學只有七分。
為什麼經過重考的苦讀,數學只得了七分呢?因為,數學就是他最討厭的科目,個性叛逆的他,高中時碰到一位個性也很狂妄、和他很不對眼的數學老師,使他對數學一科心生排斥,怎樣也不肯好好念數學。
轉捩點發生在大學時,他修讀了保險精算有關的課,系主任發現他聯考數學成績是全班倒數第一,對他說:「你的數學只考七分,也敢來念精算?」他被這樣的話刺激到了,開始發憤圖強,從這時候開始,每學期他都拿全班第一名,畢業後出國留學,竟然順利的取得精算師的執照。
「刺激」是人生中最有意思的挑戰。這位總經理高中時在數學科目上自暴自棄,和他老師給他的「刺激」有關,大學時數學能力突飛猛進,也和系主任給他的「刺激」有關。
同一個人,在同一個科目上受到類似的嘲笑,在高中時他選擇賭氣和逃避,所以「要爛就爛到底」,在大學時他選擇的是克服與面對,才發現「原來我沒有那麼笨,我還不賴」——一個人的命運,和他面對刺激時所採取的態度有關。
在很年輕的時候,我們喜歡或不喜歡一件事情,常常是很情緒性的。相信不少人跟這位證券公司的總經理一樣,曾經有過「因為那個老師很臭屁,所以我就故意排斥他教的科目」的經驗,因為蓄意放棄,所以讓某一個科目(通常是英文、數學)一路荒蕪了下去:這是一種「焦土政策」,對「敵人」沒好處,對自己的傷害更是巨大。有趣的是,命運還真愛對我們開玩笑,我們所討厭的東西,總是會回頭一而再、再而三的來挑釁。
我們對自己的瞭解永遠不夠。我們所喜歡的和討厭的東西,或許都是可能改變的。在面對「刺激」時,賭氣的放棄並不是個好選擇;不如克服厭惡感,給自己機會,用正面的心態迎戰,放手一搏,若盡全力還輸,再放棄還不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