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信父母的愛情是對的嗎? | 淡如談感情 | 吳淡如

到雪梨演講,有個年約二十歲的華僑女孩問我:「父母反對的戀愛要不要談?」
 
「妳會問這個問題,表示妳還蠻『乖』的,還是有把父母的意見當成戀愛的小指標囉?」在這絕對洋化的都市,第二代殖民竟還需要擔心上一代的意見,她的「家教」必然嚴謹。
 
「別笑我了,」她皺著眉頭說:「我真的很痛苦,像個夾心餅乾。」
 
時間有限,我只回答她:「如果妳父母反對的是他家沒錢,妳大可不必太介意,相信妳的直覺,反正是戀愛嘛,只要懂得保護自己,又不是不能喊停。但是,如果妳父母反對的理由在於他的性格和人品,那妳就要好好考慮了。」
 
在場的青少年與父母們都不吝惜給我熱烈掌聲。
 
並非我狡獪,想要找到一個「兩全其美」的答案討好大家,這確是發自良心的誠懇建議。然而,「父母反對」的愛情,詳細分析起來,可還有一些背後的道理。
 
我絕不是傳統的捍衛者,並不認為父母必是「反對有理」。
 
我也不想盲目諂媚年輕一代:年輕朋友面對「父母反對」,革命固然無罪,但也未必有理。
 
父母有沒有理,要看:
 
他們是站在自己利益的立場考慮,還是站在子女的角度思考?
 
老實說,我也看過不少自私的父母,口口聲聲為兒女好,要女兒將來設法嫁給有錢人,不要跟品學兼優的窮同學來往,要兒子娶個護士,將來老了有人負責安養照顧……這跟台灣上上一代的婆婆視媳婦們嫁粧多寡,來決定對哪個媳婦好,給哪個媳婦白眼的心態一樣自私。這樣的父母,心中只把自己的面子擺第一位,並不在乎兒女的幸福。
 
我碰過一個最有趣的例子,是一位中年婦女不斷詛咒媳婦,認為她高攀了自己兒子:「我辛苦栽培兒子唸完碩士,他卻非那麼矮那麼醜的女同學莫娶,真是氣死我了,好歹也要為我們家的優生學著想!我多年的心血全送給那個醜女人,像肉包子打狗一樣!」
 
後來我看到了她的兒子和媳婦的合照,很勉強的彆住一口氣,沒告訴她實話:
 
其實他兒子也不英俊,兒子的女友也長得還過得去,而且還跟這個母親長得蠻像的,身高也差不多。
 
我想他兒子還算孝順,所以「愛屋及烏」,找到一個跟母親差不多的女人。但我怕她恨我,所以什麼也沒說。
 
有些父母(應該說是超過一半的父母吧)去拿自己來跟孩子的對象比,總覺孩子的異性伴侶比自己差很多,憑什麼無條件得到孩子的愛呢?那人的付出沒自己多,孩子卻一心向著那人,不要爹娘,豈有天理?
 
因而父親總是對女友交的男友印象不好,母親總是對媳婦有意見。
 
偷偷為自己的形象打了一百分的父母,特別會覺得孩子的伴侶不及格。
 
忘記戀愛感覺的人,都不能體會:愛情確是有強大魔力,讓羔羊變猛虎、化阻力為助力。
 
所以,如果父母真的反對,千萬別太強力反對。否則你說西,他偏往東去,只是幫忙煽了風,讓他的情欲之火更加旺盛而已。
 
父母本身是否值得信賴,與左右他的意見是否被孩子採納成正比。
 
如果他做什麼都常遭到上一代反對,戀愛時他特別容易找個四不像來氣死爸媽,愛情會變成他的刀與槍、他發洩精力的出口,他終於會體悟出:是我要娶(嫁),又不是你!
 
如果父母本來就給孩子理性印象,他必然會把父母的話當話。
 
時代變了,父母反對的威力弱了,下一代也不容易因父母反對當羅密歐、茱麗葉了,但一個戀情被父母反對:孩子還是比父母痛苦。
 
所以別任意投下反對票。
 
有些爸媽比較聰明。怕自己的反對反出反效果,會改口對已一往情深的孩子說:「還年輕,多交幾個看看啦……不急嘛……」
 
其實,這是很婉轉而有技巧的反對。妥協是溝通的藝術,何必搞到官逼民反,民不得不反,把孩子逼上梁山呢?

我要留言